宣紙的種類
(一)按宣紙的加工方法來分的話,宣紙的種類有三:生宣,熟宣、半熟宣。
1.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玉版、凈皮、單宣、棉連等。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
這幅作品就是用生宣完成的
2.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涂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箋、冷金、酒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生宣則吸水力強。用淡墨水寫時,墨水容易滲入,化開。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故創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方可得心應手。
這幅工筆畫就是用熟宣畫的
3.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玉版宣”即屬此一類。
(二)按宣紙品種按原料配比可分為棉料、凈皮、特凈三大類;
1.一般來說,棉料宣紙是指原材料以稻草為主,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紙,較薄、較輕,紙性綿軟、手感柔潤、潤墨性強、適用一般繪畫和書法,但紙薄,不宜用力過重。
2.凈皮宣紙是指檀皮含量達到60%以上的,另輔之以少量稻草精制而成,紙性堅韌,柔軟,宜書宜畫。
3.特種凈皮宣紙(簡稱特皮)原材料檀皮的含量則達到80%以上,安徽產特種凈皮單宣在1979年獲國家金質獎。它吃墨均勻、托墨色、下筆見痕。畫大寫意層次分明、著色鮮亮;畫小寫意容易控制筆墨;用于書法則墨色鮮亮、經久不退?偟膩碚f,特皮的皮料成分越重,紙張更能經受拉力,質量也越好;對應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紙,更能體現豐富的墨跡層次和更好的潤墨效果,越能經受筆力反復搓揉而紙面不會破。這或許就是為什么書法用棉料宣紙的居多、畫畫用皮類紙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凈皮、特皮紙寫字,而是棉料宣紙已經基本能夠滿足書法的需要了(除非您的書法風格是需要在同一個地方用毛筆反復涂抹)。
(三)按宣紙的規格可分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多種;具體關于宣紙的尺寸、不同規格宣紙的折疊方法以及宣紙尺寸對照表大家可以參考我整理的另外一篇文章《宣紙的尺寸及不同規格宣紙的折疊方法(附宣紙尺寸對照表)》
(四)按宣紙的厚薄可分為扎花、綿連、單宣、夾宣等;
(五)按宣紙的紙紋可分為單絲路、雙絲路、羅紋、龜紋、白鹿等;此外還有生熟之分,如礬宣、蟬衣、彩色灑金、仿古色宣、水印瓦當等,共約六十多種。
宣紙的挑選
對于初學者,簡單說:薄紙宜畫、厚紙宜書;單宣宜畫、夾宣宜書。但不絕對,還有個人喜好。
選紙:挑選宣紙,應該有一定的紙類常識,一般來講,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一)眼看——好紙不一定白,太白說明增白劑太多,不利久藏;紙白但不刺眼,反光柔和;不能有草梗、沙粒、裂口、洞眼、其他附著物。
(二)手感——光滑、細膩、厚薄均勻、光滑中又有阻力。
(三)抖紙——綿軟不脆。如有嘻哩嘩啦的響聲、手感僵挺,決不是好紙。
(四)蘸墨試紙——好紙反應:吃墨快、擴散均勻、墨緣無鋸齒狀、再點第二次,墨干后層次分明、墨跡清晰、兩次墨點中間有細細的白印。
宣紙的保養方法:
宣紙的保護很重要,內行都知道,紙如果科學儲存好的話,越放越好用。另外,保存得怎樣對書畫有較大的影響。
宣紙的防潮: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燎草,宣紙生宣的特點是吸水性比較強,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另也容易沾染灰塵,方法是用防潮紙包緊,放在書房或房間里比較高些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潮。天氣晴朗的日子,打開門窗,書櫥,讓書櫥里的宣紙吸收的潮氣自然散發。(一年中一兩次就可以,防止宣紙吸收了過多的水份長霉點。)
宣紙的防蟲:宣紙被稱為千年壽紙,但也不是絕對的,防蟲方面,為了保存的穩妥些,可放一兩粒樟腦丸。
另應注意的方面:1.假如宣紙受潮了,不要日曬,解開包裹宣紙的防潮紙,讓宣紙在自然空氣中讓它自然揮發水份。(要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日曬會影響宣紙的壽命和性能。2.宣紙存放的地點要遠離油煙、潮濕。
關于宣紙的常見疑問
問:寫毛筆字用生宣好還是用熟宣好?
答:最好用生宣,生宣用來寫書法,可增加字的力度,使字可豐滿起來;也可以用來畫寫意畫,灑脫自如,一般懸掛在墻上的書法作品都是用生宣。當然如果你畫工筆的畫,必須用熟宣,還有,寫小楷的時候也可用熟宣。初學者練習寫字的畫,建議用毛邊紙。(啟明老師按:我自己剛開始練書法的時候我的毛邊紙都是批發的,如果買毛邊紙的話建議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初學書法用什么紙好(附毛邊紙、宣紙、元書紙的區別)》,剛開始是寫那種帶格子的,對照那些帶格子的書法字帖,你可以很清楚地找到起筆和落筆的點,后來就寫沒有格子的了。如果是送禮或者搞作品創作的話,我這里除了推薦上邊的十大品牌外,建議大家還可以去森宣閣、檀溪宣紙或墨韻堂看看。)
問:生宣和熟宣的區別及各自用途
答:熟宣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可作工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宜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表現金碧輝映的藝術效果。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熟宣作畫容易掌握水墨,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故一般畫山水者喜用半生半熟的宣紙,因其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沁,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復雜豐富的筆情墨趣。這種紙可以自己制作:用少許明礬溶入冷水中,用排筆蘸水均勻地刷在生宣上,注意刷滿,不可有漏痕。礬水的濃度。決定宣紙的生熟程度,刷前可蘸點礬水在舌上嘗一嘗,有輕微澀味即可,若過澀即成熟宣了。
問:如何快速區分生宣和熟宣?
答:想快速的話,拿到宣紙后在一角滴一滴水,然后看一下:洇水--生宣,不洇水--熟宣。但前提是:拿到的必須是宣紙!
問:書畫紙和宣紙有什么區別
實際上現在仍保留古法造宣的宣紙廠不多了,安徽涇縣上百家宣紙廠,只有一些大品牌在堅持使用傳統方法造紙。這里我們還是回顧一下宣紙的概念,上文說過,宣紙主要成份(原料)是青檀樹皮纖維(簡稱檀皮),按宣紙工藝制作的生宣紙分三大類,檀皮含量在:80%的叫特種凈皮,60%者叫凈皮,40%者叫棉料。其它的20%,40%,60%為當地沙田稻草纖維。在同等工藝下,檀皮含量高,宣紙質量好,價格就高。
凡是不含檀皮纖維的紙,都不是宣紙。書畫紙就是不含檀皮成分的,它是參照宣紙工藝制造出來的書畫普及紙,通常是達不到宣紙的墨韻效果和保存年限的。現實是只少數廠家,在其宣紙合格證上,注明檀皮含量。
另外從工藝上來說,真正的宣紙對水質等自然環境要求較高,所用的原材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需反復浸泡、清洗、蒸煮、攤曬,以日曬雨淋方式進行自然漂白,然后分別制作成皮料漿和草料漿,根據品種要求按不同比例混合配漿,經撈紙、曬紙、剪紙等手工工序成紙。從原料制作到成紙歷時兩年多,有100多道工序。另外真正的宣紙價格通常較高,也多用于創作書畫作品。